中國民族音樂資料館 Chinese Music Archive

馬光陸

馬光陸,墜胡演奏家馬光陸,一九三二年出生於河南鞏縣神堤村馬圪牢兒鄉,一九四八年,參加軍隊文工團;一九五三年,由重慶調職北京總政歌舞團任墜胡演奏員;一九五五年,在華沙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中比賽獲獎。演奏的代表作有:《新春樂》、《運輸忙》、《家鄉的喜訊》等。 MA Guang-lu was born in 1932 in Gong county, Henan province. In 1953 he was appointed as a zhuihu soloist of the Beijing Song and Dance Troupe. In 1955, he was awarded in a competition in the 5th World Youth Festival held in Warsaw. His representative pieces performed include Music for the New Year, Busy Transportation and Good News from Home.

邵乙萱

邵乙萱,六歲起跟隨中央民族樂團的邵泓老師學習二胡,小學時是安慧里金帆民樂團的首席,曾隨團多次國內外演出交流。現在是北京五中分校初一班的學生,五中金帆民樂團二胡演員。個人曾獲得朝陽區第十六屆藝術節個人專案比賽一等獎、中國音樂學院第六屆全國社會藝術水準考級大賽北京賽區十級組一等獎、2013年台灣國際才藝節金獅獎(金獎)等獎項。

陳璧沁

陳璧沁,胡琴演奏家。自幼於音樂事務統籌處(現音樂事務處)隨黃樹榮老師學習二胡,於中小學時期多次於校際音樂節中多項胡琴專案中獲獎。其後考入香港演藝學院,隨高胡大師餘其偉雙主修高胡、二胡及學習廣東音樂。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音樂榮譽學士學位,其後考入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攻讀音樂,並獲頒音樂文學碩士學位。活躍於中西樂壇,曾與多個樂團包括美國焦點樂聚團、香港中文大學管樂團、泛亞交響樂團及香港城市室樂團等合作,被邀為獨奏演奏嘉賓。亦經常與舞蹈、戲曲、多媒體藝術家進行跨界演出。曾擔任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及香港青年中樂團之樂團首席。此外,多次應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香港演藝學院到英國、美國、比利時、荷蘭、奧地利、德國、法國、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及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擔任獨奏演出。近年分別應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之邀請,出訪泰國、柬埔寨、越南和哈薩克斯坦,並作為香港代表音樂家在當地舉行獨奏音樂會及演出嘉賓,推廣香港音樂文化。陳氏於2018年12月獲民政事務局局長頒發嘉許獎狀,以表揚她在推動和參與國際文化藝術活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成毓婷

成毓婷,二胡演奏家。自幼學習二胡,師承著名二胡演奏家蔣青教授,1995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2002年保送進入香港演藝學院本科學習,在校期間多次獲得獎學金並曾榮獲全院最高獎學金。師從二胡大師王國潼教授學習二胡,後又從余其偉教授學習高胡。在校期間曾任少年民族樂團首席並代表香港政府、香港演藝學院多次出訪英國、美國、歐洲、德國、義大利、瑞士專場演出。2012年從一線舞台轉型至幕後,長期致力於全國音樂文化建設,活絡國內外藝術氛圍環境,為中國藝術活動的發展提供了卓越的貢獻。

胡栢端

胡栢端,胡琴演奏家、指揮家。出生於香港,中學時開始學習中國音樂。先後獲取香港科技大學工學士學位及香港演藝學院演奏碩士(板胡及高胡)學位。師隨魏冠華、余其偉、閔惠芬、沈誠、張尊連、劉湘、曹德維、周耀錕、程秀榮、黎小明等深造胡琴演奏藝術。指揮藝術啟蒙自夏飛雲,學習期間亦先後得到胡炳旭、瞿春泉、張列、何占豪、樸東生、王甫建、黃曉飛、劉沙、劉順、何文川、吳華、周成龍、顧冠仁等指導,習民樂指揮及音樂分析。在校期間亦隨駐院指揮家辜柏麟(Alan Cumberland)及香港管弦樂團副指揮蘇柏軒學習交響樂指揮;梁頌儀學習合唱指揮。2010年獲香港演藝學院中樂指揮演奏碩士課程取錄,師承閻惠昌,亦先後得到葉聰、張國勇、張列等指導。於「第二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榮獲亞軍、「香港優秀青年指揮獎」及「最受觀眾喜愛指揮獎」三個獎項。曾獲邀客席指揮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河南民族樂團、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天津音樂學院「凡音」室內樂團、竹韻小集等。現為香港中樂團助理指揮(教育推廣)、香港少年中樂團指揮、天津音樂學院民樂系特聘指揮教師、天津音樂學院民樂團常任指揮及研究生指揮教師、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音樂學科兼任講師及指揮、香港演藝學院青少年音樂課程中樂團指揮及二胡導師,及香港青少年國樂團駐團指揮。

胡兆軒

胡兆軒,胡琴演奏家。香港演藝音樂學院二胡、高胡學士及碩士。在學期間曾獲五個獎學金,為中樂界一股新力量。胡氏師從余其偉、程秀榮、宋飛、蕭白鏞及陸志成老師。現任香港中樂團特約樂師及樂團教育部導師、香港音樂事務處導師,匯聲(演藝)音樂中心行政經理及匯聲音樂工作室主任。2007年獲政府邀請,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與香港回歸10周年酒會演出,在前特首曾蔭權先生及各高官面前,奏響《戰馬奔騰》及《新賽馬》。2010年,受香港醫務組織聯會邀請,除同場高胡獨奏外,與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西崎崇子同台合奏《梁山伯與祝英台》協奏曲。本港不少報刊都以予好評,同場司儀廖安麗小姐更稱讚其演奏「每顆音符都有生命、都有感情」。2011年及2013年,分別舉辦了個人胡琴演奏會。2016年與青協中樂團合作,於大會堂再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協奏曲,全場爆滿。2016年,獲已故聲樂泰斗費明儀女士邀請,於香港文化中心,以獨奏者身份與國際著名女歌唱家吳碧霞女士、明儀合唱團同台合演。2020年,受香港電台邀請參與《我們在乎你》音樂會作獨奏嘉賓,節目在網上及電視轉播,同心抗疫。胡氏致力推廣中國音樂,演出及大學教學交流遍佈英國、中國、日本、芬蘭、韓國、新加坡等地。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駐校小提琴教授Professor Juan Miguel亦是其二胡門生。

司徒健

司徒健,二胡演奏家。出生於香港,小學二年級於音樂事務統籌處(現稱音樂事務處)隨錢永利學習二胡,亦曾分別受教於曾志偉,李佩君及王志聰。在香港演藝學院就讀期間,師從胡琴大師余其偉及黃安源,雙主修二胡高胡,更曾隨何文川學習指揮,擴闊其在音樂上的領域。多次與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目,包括高胡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粵魂》、三重奏《江南風韻》。更獲邀與音樂事務處九龍青年中樂團合作演出板胡協奏曲《花梆子》,大獲好評。以樂團首席身份隨香港青年中樂團前往台灣演出,擔任擂琴、板胡及高胡領奏。在學期間,曾獲「匯豐銀行慈善基金 ─ 香港內地學生交流獎學金」赴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隨板胡大師沈誠學習;葛量洪獎學金;Yamaha獎學金;2009至2011年間更連續三年獲頒「香港賽馬會獎學金」以表揚其卓越表現。香港學校音樂節中獲得雨果中樂獨奏獎優勝及二胡深造組冠軍等獎項。2011年,香港演藝學院學士(音樂)學位畢業後,隨即通過香港中樂團之全球聯招考試,獲取錄加入胡琴聲部,成為全團最年輕樂師。2017年,獲特區政府主辦的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辭去香港中樂團全職合奏樂師一職,入讀美國伊薩卡學院,修讀指揮學音樂碩士學位。

盧家熾  (LOO Kah-chi)

盧家熾:粵樂與國樂名家、高胡演奏家盧家熾先生一九一七年生於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法律系畢業。少年時熱愛中西音樂,經常與三五知己結伴拍和唱酬於廣州西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遷居澳門,以音樂為職業,在西樂夜總會及粵劇戲班擔任“頭架”音樂領導,聲名鵲起。 和平後,盧家熾先生移居香港,專事歌壇音樂、電影配樂、作曲與國樂的演奏工作。昔日“中聯”、“桃源”等電影公司之經典電影如《家》、《春》、《秋》、《慈母淚》、《夜光杯》等的配樂及主題曲,全是他的作品。 其後與黃呈權醫生、張永壽先生合力從事推廣與革新國樂的種種活動,包括把傳統的“廣東音樂”和“國樂”帶入當時的“中英管弦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前身),並參與樂隊的公開演奏。 一九四八年起,盧家熾先生開始參與香港電台節目的演出。 一九五三年往南洋一帶,與名藝人小燕飛、梁瑛登台演出,掀起當地粵曲熱潮。 一九五五年擔任香港電台粵曲節目《弦韻歌聲》與《空中歌壇》的音樂領導。 六十年代,盧家熾先生活躍於本港樂壇,他是首屆市政局香港中樂團的團長(其名銜相當於總監)。本港校際音樂比賽多次聘他擔任評判。他提拔後進,對推動業餘中樂活動作出重大貢獻。他又曾出任多屆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音樂學位試的委員……。 他與香港電台的工作關係非常密切,一九六三年起籌辦《菊部新聲》粵曲比賽,歷十數年方告停止。一九六五年四月一日,由盧家熾先生領導的“香港電台粵樂隊”正式成立,擁有十二位合約隊員,每逢星期日下午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音樂會;另外,亦在工展會、大欖涌戒毒所、天后誕戲棚和公園等場地演出。港台粵樂隊的成立,不僅對推廣粵樂、提高粵樂演出質素起積極作用,同時亦為後來“龍翔劇團”的誕生,奠定了穩固基礎。 一九六八年五月,香港電台“龍翔劇團”正式成立,團中演員來自廣播劇組二十位藝員,由盧家熾先生領導的香港電台粵樂隊負責拍和。 一九六九年盧家熾先生赴美國紐約為華僑學校籌款表演,並在美國各城市文化機構示範演奏。旅美期間,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特別邀請他作專題研討。 一九七○年七月,盧家熾先生率領“香港電台粵樂隊”及“龍翔劇團”赴日本大“世界博覽會”表演;一九七三年起,參加香港藝術節演出;七五年五月領導“香港電台粵樂隊”和“龍翔劇團”於英女皇訪港期間作御前表演。“龍翔劇團”成立於香港粵劇面臨沒落厄運的年代,在惡劣環境中苦鬥,對維持粵劇這傳統藝術,功不可沒。 一九七八年,盧家熾先

李增光  (LI Zeng-guan)*

笛子演奏家李增光,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九日出生於北京,少時隨何維青習笛,繼從師趙松庭、王鐵錘、劉森、曾永清及俞遜發等。北京社會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畢業,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民族樂團管樂聲部部長、笛子首席,國家一級演奏員,兼任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一九八九年四月,參加「山城杯」全國笛子電視大獎賽,獲三等獎,一九九五年,參加「富利通」國際中國民族音樂獨奏大賽,獲優秀表演獎,一九九七年,與同仁合作研製出「調音孔音階笛」,獲文化部頒科技進步三等獎。 LI Zeng-guan         LI Zeng-guan was born on March 19, 1961 in Beijing. He learned the dizi from HE Wei-qing since he was young. Later on he further studied it under the famous musicians like ZHAO Song-ting, WANG Tie-chui, LIU Sen, ZENG Yong-qing and YU Xun-fa. He graduated from the music department of the Social Music Academy of Beijing and became the section head of wind instruments and the principal dizi of the Central Broadcasting Chinese Orchestra. He was appointed the national first class performer and was the guest professor of the Drama Institute of China. In April 1989, he participated in the dizi section of the Mountain Cup TV Competition and won a prize. In 1995, he particip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hinese Instrumental Com

朱昌耀 (ZHU Chang-yao)

朱昌耀,一九五六年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自幼隨舅父習二胡與京胡,亦能自拉自唱錫劇、黃梅調等,七歲時入「南京小紅花藝術團」,並為二胡演奏家陳耀星指導,得益良多,且頻頻登台表演獨奏、伴奏。一九七三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民族器樂專業,師從甘濤、瞿安華、馬友德等專修二胡。一九七五年,選拔為江蘇省代表,參加文化部主辦的全國調演,嶄露頭角,一九七六年畢業,入江蘇省歌舞團樂隊任職。朱氏現任江蘇省歌舞劇院副院長,為國家一級演奏員,並為江蘇省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其創作有《姑蘇情》、《江南春色》、《楓橋夜泊》、《歡慶鑼鼓》等,在評獎中獲一、二、三等獎。一九八七年起,以團長兼二胡獨奏演員身份,連續七年率江蘇省民族音樂歌舞團赴日本演出。 ZHU Chang-yao ZHU Chang-yao was born in 1956 in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Since he was young, He learned the erhu and jinghu from his uncle and also the native operatic music by himself. At the age of seven, he joined the famous art group The Nanjing Little Red Flower Arts Troupe and learned the erhu under CHEN Yao-xing. In 1973, he was admitted to the Nanjing Arts Academy learning the erhu under GAN Tao, QU An-hau and MA You-de. In 1976, he graduated from the academy and was appointed to the Song and Dance Troupe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 member of the attached orchestra. He is now the vice-president of the troupe and the national first class performer. S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