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音樂資料館 Chinese Music Archive

趙季平

A0007 趙季平 ZHAO Ji-ping (1945年7月20日~) 趙季平,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西安音樂學院前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西安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校友。1945年7月20日,出生於河北省束鹿縣(今河北省辛集市),原籍甘肅省平涼人。15歲考入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後分配到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工作,潛心研究音樂。文革結束後,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就讀。1984年,為電影《黃土地》配樂;1987年,又為《紅高粱》配樂而知名。1985年起,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91年起,任陝西省歌舞劇院院長,曾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電影音樂學會會長等職務;2004年,當選陝西省文聯主席;2008年至2015年任西安音樂學院院長;2009年12月,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多年來,創作出大量優秀音樂作品:《第一交響曲》、《第二交響曲——和平頌》;交響詩《霸王別姬》;交響音畫《太陽鳥》;交響組曲《喬家大院》;民族管弦樂《慶典序曲》、《古槐尋根》;大提琴協奏曲《莊周夢》、管子協奏曲《絲綢之路幻想組曲》、二胡協奏曲《心香》;《第二琵琶協奏曲》、《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舞劇《大漠孤煙直》、《花兒》;陝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交響京劇《楊門女將》;室內樂《關山月》;歌曲《大江南》、《斷橋遺夢》、《好漢歌》、《遠情》《關雎》……。又先後為電影《黃土地》、《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秋菊打官司》《梅蘭芳》、《孔子》;電視劇《水滸傳》、《大宅門》、《喬家大院》、新版《三國》等創作音樂。他在中國音樂創作領域獨樹一幟,被譽為中國樂壇最具中國風格、中華氣質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 ZHAO Ji-ping (July 20, 1945–)ZHAO Ji-ping is a composer and music educator. He served as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honorary chairman of the Chinese Musicians’ Association, and is an alumnus of the Xi’an Conservatory of

顧冠仁

A0006 顧冠仁(1942年1月1日~) 顧冠仁,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歷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終身藝術顧問,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民族音樂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榮譽會長,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1942年1月1日,出生於江蘇海門。1957年,考入上海民族樂團,任琵琶演奏員;1963年肄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理論作曲和指揮;1965年畢業後,調回上海民族樂團從事音樂創作;1985年起,任上海民族樂團藝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1月,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1995年8月,任改制後的上海民族樂團藝術總監,至2000年4月辭去樂團職務,轉為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局藝術創作中心簽約作曲家,四十多年來,創作改編的作品約一百五十件,是位多產的作曲家。 主要作品有:琵琶協奏曲《花木蘭》、《王昭君》;合奏《東海漁歌》(與馬聖龍合作)、《春天》組曲、《星島掠影》組曲、《將軍令》、《大地回春》、《路》;樂隊協奏曲《八音和鳴》,音詩《歲寒三友:松、竹、梅》、《憶江南》;西部民歌主題組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可愛的玫瑰花》;二胡協奏曲《望月》,中阮協奏曲《塞外音詩》,古箏與弦樂隊《山水》,三弦協奏曲《草原》,曲笛、古箏雙協奏曲《牡丹亭》,琵琶、三弦雙協奏曲《雙檔:說書人》;彈撥樂合奏《三六》、《駝鈴響叮噹》、《喜悅》;江南絲竹《春暉曲》、《綠野》、《清清洋山河》;小合奏《京調》、《蘇堤漫步》;重奏《激流》、《江南風韻》;音樂朗誦《琵琶行》、《兵車行》等。其作品由2005年起,海內外知名樂團均曾主辦過「顧冠仁作品音樂會」 GU Guan-ren (January 1, 1942–)GU Guan-ren is a composer and a national first-class composer. He has served as the chief of the Shanghai Chinese Orchestra, lifelong artistic advisor, vic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Traditional Orchestral Music, council member of the Chinese Musicians’ Association, deputy direct

鮑元愷

A0005 鮑元愷 BAO Yuan-kai (1944~) 鮑元愷,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歷任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台灣南華大學教授,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藝術研究所所長。1944年,出生於北京市。1957年,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61年,從蘇夏教授學習作曲;1962年,保送升學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蘇夏、楊儒懷、陳培勳、段平泰;1967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73年,到天津音樂學院任教;1991年,就任天津音樂學院教授;2005年,為廈門大學特聘教授,現任廈門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廈門愛樂樂團藝術顧問、廈門演藝協會藝術顧問。歷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音樂研究》編委、金鐘獎音樂作品評委。2005年,獲文化部「區永熙優秀音樂教育獎」、2012年,獲廈門大學「南強傑出貢獻獎」。他堅持「人寫,寫人,為人寫」的創作原則,把「以西方音樂形式展現中國傳統音樂」作為創作重點。代表作有《京劇》、《燕趙》等六部交響曲,《炎黃風情——中國民歌主題24首管弦樂曲》、《華夏弦韻》室內樂集、清唱劇《禹王》、童聲合唱套曲《四季》、《景頗童謠》等。其作品頻繁由國內外交響樂團演出,成為演出率最高的中國管弦樂作品,並由多家機構出版成唱片。鮑元愷從教四十餘年,他的部分作品被選入中國大陸的中小學,各個年級的音樂課本,作為欣賞教材。他的許多學生已經成為蜚聲樂壇的作曲家或教育家。 BAO Yuan-kai (1944–)BAO Yuan-kai is a composer and music educator. He has served as the head of the Composition Department at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a professor at Nanhua University in Taiwan,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Art at Xiamen University. He was born in Beijing in 1944. In 1957, he studied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Middle School. In 1961, he beg

吳祖強

A0002 吳祖強(1927.7.24 ~ 2022.3.14) 吳祖強,作曲家、教育家,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原院長。原籍江蘇武進,1927年7月24日出生於北京。小學和中學時代在音樂家盛家倫、張定和的影響下立志學習音樂。1947年,入南京國立音樂院理論作曲系,師從江定仙。1952年,在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赴蘇聯留學,入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學習。1958年,畢業歸國,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任教。1958年至1986年先後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講師,中央樂團創作組組長,中央音樂學院臨時領導小組副院長、院長,文化部黨組成員等。1986年至1996年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執行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年至2001年任中國文聯副主席。曾兼任國際音樂理事會執行委員,國家教委藝術委員會委員等。2019年9月離休。他的重要作品有:弦樂四重奏、交響音畫《在祖國的大地上》、清唱劇《與洪水搏鬥》,與杜鳴心合作的舞劇《魚美人》、《紅色娘子軍》的音樂,與王燕樵、劉德海合作的琵琶與管弦樂隊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等。還將《二泉映月》、《聽松》改編為弦樂合奏,《江河水》》改編為二胡與管弦樂隊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編為琵琶與管弦樂隊協奏曲。2022年3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WU Zu-qiang (July 24, 1927 ~ March 14, 2022)WU Zu-qiang was a composer and educator, the former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CFLAC), and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CCOM). He was born on July 24, 1927, in Beijing, with ancestral roots in Wuj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hi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years, influenced by musicians SHENG Jia-lun

何占豪

A0003 何占豪(1933年8月29日 -),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嘗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多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1933年8月29日,出生於浙江諸暨何家山頭村的農民家庭,自幼受越劇迷的祖母影響,愛好越劇。1950年,考入浙江省文工團。1952年,加入浙江省越劇團樂隊,任揚琴、月琴演奏員,開始學習小提琴。1957年在第2屆浙江省戲曲會演獲樂師獎;同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專業,後轉入作曲系,專攻作曲,從師丁善德,畢業後留校任教。在校期間,與同學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學派實驗小組」,探討小提琴作品創作和演奏上的民族風格問題。1959年,與陳鋼以中國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為題材,合作創作以越劇音樂為素材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演出大獲成功,成為中國傳統音樂和西方音樂完美結合的典範。其它主要作品有:弦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交響詩《龍華塔》、二胡協奏曲《莫愁女幻想曲》、古箏協奏曲《孔雀東南飛》、《臨安遺恨》、《西楚霸王》、《陸游與唐婉》、《茉莉芬芳》、揚琴協奏曲《羅蘭情》……等。2013年,獲第九屆音樂金鐘獎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上海市委宣傳部授予“上海文藝終身榮譽獎”。2019年,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現任上海音樂家協會顧問。 HE Zhan-hao (born August 29, 1933 – ) is a composer, conductor, violinist, and music educator. He has served as a professor at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held various positions in the Chinese Musicians’ Association, including Vice Chairman of the Shanghai Musicians’ Association. He was born on August 29, 1933, in a peasant family in Hejiashantou Village, Zhuji, Zhejiang Province. Influenced by his grandmother, who w

大同樂會 Datong Music Society (A001)

大同樂會 1919年5月,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上海「琴瑟學社」創辦人鄭覲文,為求中西音樂之大同,將學社改名為「大同樂會」,在會址掛出「大同樂會籌備處」牌子,自任樂會主任。1923年,大同樂會初步完成籌備工作,設有研究部(研究樂律、樂理,學習演奏、演唱和舞蹈)、編譯部(編譯各種樂書和曲譜)、製作部(製造各種中西樂器)。1933年4月,增設國樂編輯部,搜集古代名曲;國樂養成所,培養國樂人才。有記錄表明,大同樂會會員定期排練,舉行年度演奏例會,應邀參加國內重要慶典演出和外事接待。所得收入半數充作活動費用,半數為製作仿古樂器集資。樂會從音樂教育入手,積極培養音樂人才。1924年7月,大同樂會借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校舍,首次開辦暑期班,設琴瑟、琵琶、絲竹、昆曲和京劇科,由鄭覲文、汪昱庭、歐陽予倩、程午加、李樹森、羅曼麗等執教,後吳夢非、柳堯章、楊子永等加入教師行列。1928年增設「製樂科」,由主任鄭覲文親自教授。1934年2月,大同樂會還曾計劃籌備組建國樂專科學校。樂會把挖掘、整理和改編中國古曲作為一項主要工作。大同樂會成員柳堯章根據汪昱庭所教的琵琶獨奏曲《潯陽夜月》改編成絲竹合奏譜。1925年10月,《潯陽夜月》完成十二行總譜的編配。此曲曾易用《秋江月》為名,1926年春,鄭覲文正式將此曲定名為《春江花月夜》。此曲在當時首演即獲成功,影響很大。1927年4月,柳堯章根據華秋蘋《琵琶譜》挖掘整理出《月兒高》一曲,初名《難得人間曲》,後定名《霓裳羽衣曲》。同年7月2日,在三馬路(今漢口路)慕爾堂夏季音樂會上作首次公演。1930年1月,在上海市拒毒會舉辦的遊藝會上,樂會改編的新國樂《國民大樂》作首次公演。演出時恢復古樂演奏“參軍制”,參軍手執簡、牘,以司起始。至1931年1月,大同樂會全套仿古樂器製成,共計163件。其中彈撥樂器35種,拉絃樂器20種,吹奏樂器43種,敲擊樂器60種,並附音律樂器5種。這套樂器曾陸續陳列在法租界福開森路(今武康路)世界學院(後改名世界社)供中外人士參觀。但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已損失無存,其中部分樂器的資料照片據說收藏於上海民族樂器廠。為擴大保護和傳承中國國樂力量,1929年5月,由大同樂會發起,聯合汪氏琵琶學社、宵雿樂團、韓江絲竹社、琴侶齋、精武體育會國樂組、中華音樂社、辛酉學社、華樂團、儉德儲蓄會國樂組等共十個團體,組成國樂聯合會。希望能夠組織4

夏飛雲

B0003 夏飛雲(1936 ~),指揮家、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是中國首位受嚴格音樂教育的民族樂隊專業指揮。1936年出生於浙江桐鄉,小時候受學校附近的一位算命盲藝人演奏二胡的薰陶而喜愛上音樂,由於家窮,買不起樂器學習,便上山找竹子來造胡琴和笛子,並自學起音樂來;到了中一的時候,學校來了位音樂老師,他有一架小提琴,值寒假離校,老師將琴交我保管,撩動了我的仿造慾念,也就造出人生中第一架小提琴。1953年攜帶自製的小提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小提琴專業。1956 年入音樂學院本科,民族音樂樂隊指揮專業,師從楊嘉仁、衞仲樂等教授。196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其後分別擔任上海音樂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民樂系副主任、教授;並為山西、江蘇等省訓練樂隊;1969至1978年,借調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山」劇組,任中西混合樂隊首席指揮。期間,先後指揮過上海音樂學院民族樂隊、上海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上海京劇團樂隊、上海電影樂團、東方廣播民族樂團等,曾應聘出任香港中樂團駐團指揮,多次出國演出。1995 年榮獲中國唱片第三屆「金唱片獎-指揮特別獎」。2001 年初率上海民族樂團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及奧地利、德國巡迴演出。2001 年至 2002 年應聘出任新加坡華樂團首席客席指揮。2016年6月榮獲第五屆華樂論壇暨新繹杯「傑出民族管弦樂指揮」特別貢獻獎。 XIA Fei-yun (1936 ~ )XIA Fei-yun is a conductor and educator. He is a professor at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is recognized as China’s first professional conductor of an traditional Chinese orchestra who received rigorous musical education. He was born in Tongxiang, Zhejiang Province in 1936. As a child, he developed a love for music after being inspired by a blind fortune-teller who played the erhu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