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森
鄭思森 CHENG Si-sum (1943年2月3日 ~ 1986年1月9日) 鄭思森,作曲家、指揮家、教育家。曾任教於香港新亞書院、任新加坡人民劇場華樂團(今新加坡華樂團)指揮、帶領台灣第一商標國樂團、任教於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國樂社導師。1943年2月3日(農曆12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潮陽縣汕頭市,家中排行第十三,是第四個兒子;11歲開始攻習琵琶,並於14歲奪下琵琶演奏一等獎,保送廣東省汕頭市藝術專科學校,鑽研理論作曲及指揮;19歲移居香港。1963年,應香港榮華影業公司、國泰電懋公司任專屬作曲,同時任教於香港新亞書院;1965年,受聘至新加坡,創辦新加坡人民劇場藝術團華樂團、青年華樂團、少年華樂團,並出任三團的首任指揮;1972年,移居台灣,致力民族樂曲的創作及推廣;1978及1983年赴香港指揮演出,佳評如潮。期間,曾先後任教於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對培植民族音樂的生力軍不遺餘力,並曾任第一商標國樂團、中華國樂團、中廣國樂團指揮,演出不下百場。在繁忙的教課及指揮之餘仍傾全力於創作,其作品包括大型合奏曲:歲寒三友組曲《松》、《竹》、《梅》,《江波舞影》、《畫眉跳架》、《雙獅戲球》、《大地回春》;雙胡競奏曲《路》、柳琴協奏曲《小河淌水》、琵琶協奏曲《玉露珠》;大型舞劇《文姬歸漢》、《七夕雨》、《后羿與嫦娥》……等等。1985年,在完成舞劇《后羿與嫦娥》之後,終因心力交瘁而病倒,住院期間飽受病痛折騰,終究不敵病魔,1986年元月9日,因肺癌病與世長辭於台北。 CHENG Si-sum (February 3, 1943 – January 9, 1986) was a composer, conductor, and educator. He taught at Hong Kong New Asia College and served as the conductor of the Singapore People’s Theatre Chinese Orchestra (now known as the Singapore Chinese Orchestra). He also led the Taiwan’s First Commercial Brand Chinese
吳大江
吳大江 NG Tai-kong(1943年11月13日 ~ 2001年9月4日) 吳大江,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民族音樂家。曾任香港中國國樂團演奏家、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音樂系導師、香港管弦國樂團音樂總監兼指揮、新加坡人民協會華樂團指揮、香港中樂團首任總監兼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指揮、台灣敦煌箏樂團作曲兼指揮。1943年11月13日,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原籍廣東省海豐縣。自小酷愛音樂,15歲時,加入專業的文化團體,得馬思宮精心指導,獲得不少寶貴經驗;17歲時,展露其音樂創作天份,以《南海之歌》一曲成名。1963年,移居香港,努力發揚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參加香港中國國樂團演奏工作,獲邀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音樂系中樂組導師及在專上學院「清華書院」任教;其後,加入各大電影公司擔任作曲和配樂工作,又替多部電視片集配主題曲。1972年,發起組織香港管弦國樂團,以新法訓練樂團,成為他在音樂發展的新路向;同年10月,受新加坡國家劇場及人民協會華樂團之邀,作客席指揮,深獲讚譽;1974年,獲聘為該團專任指揮及統籌演出工作,使樂團進入專業化;1976年,吳大江率領該團到香港,參加首屆亞洲藝術節。1977年6月,吳大江應香港市政局之邀,返港擔任籌劃組建職業化的香港中樂團,後被聘任為該團的首任音樂總監及指揮,及至1985年離職。1985年,到台灣獲台北市立國樂團、中國廣播公司國樂團、高雄市實驗國樂團邀任客席指揮。長居台灣後,從事唱片製作和樂器買賣工作。2001年9月4日,病逝於台北,享年58歲。 NG Tai-kong (November 13, 1943 – September 4, 2001)NG Tai-kong was a composer, conductor, performer, and ethnomusicologist. He served as a performer in the Hong Kong Traditional Chinese Orchestra, a music faculty member at Chung Chi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 music director and conductor of the Hong Kong Philharmonic Chinese
胡炳旭
胡炳旭 HU Bing-xu(1939~) 胡炳旭,指揮家、作曲家、雙簧管演奏家。先後任中央樂團、上海京劇團、北京京劇院、中央歌劇院、東方歌舞團、中央芭蕾舞團等國家級團體的常任指揮兼藝術指導、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兼首席指揮、新加坡華樂團和廣東民族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1939年,出生於天津。195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即現今的附中),學習雙簧管;1958年,直升大學管弦系本科;1959年,獲選隨捷克籍專家學習;1963年,以全優成績畢業,分配到中央樂團交響樂隊工作,專職雙簧管演奏。文化大革命期間,參加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和《杜鵑山》的創編和排演工作,又指揮交響樂《沙家浜》。其後,他曾指揮《開國大典》、《紅樓夢》、《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秦頌》、《西遊記》和《三國演義》等80餘部電影、電視劇以及眾多CD、DVD。1995年,榮獲頒發金唱片指揮特別獎。1997年至2000年,應邀出任新加坡華樂團首任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在任期內曾率新加坡華樂團赴北京、上海、廈門、台灣等地演出,均獲得極大成功。2001–2013年,率領廣東民族樂團遠赴多地的世界級音樂殿堂,如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德國、瑞士、比利時、捷克等歐洲五國城市,作巡迴演出獲得巨大成功。2006年,應德國世界文化中心之邀,與北京京劇院一行八十多人,和德國柏林大歌劇院交響樂團、合唱團合作,僅用了三節排練便成功地上演了歷時兩個半小時的《大型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獲得了空前成功! HU Bing-xu (1939 -)HU Bing-xu is a conductor, composer, and oboist. He has served as the resident conductor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national-level ensembles such as the Central Orchestra, Shanghai Peking Opera Troupe, Beijing Peking Opera Theater, Central Opera Theater, Oriental Song and Dance Ensemble, and Central Ballet Troupe. He has also been the associate
曹鵬
曹鵬 CAO Peng(1925年12月22日~) 曹鵬,指揮家、教育家。曾擔任上海交響樂團指揮和音樂顧問,上海樂團總監兼首席指揮,上海室內樂團團長兼首席指揮等;還擔任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碩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交響樂團指揮,上海大學藝術中心藝術總監,上海大學音樂學院名譽院長,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和上海市學生交響樂團指揮。1925年12月22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又名燦蘊。早年就讀於江陰輔延小學、華墅中學、南菁中學。1944年2月,參加新四軍;1945年10月,隨軍北撤至淮陰,入華中建設大學,後再隨軍北撤至山東臨沂以及渤海; 1947年,進入山東大學文藝系學習;後任部隊文工團指揮;1949年4月,隨華東軍區文工團進駐上海,同年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樂團隊長兼指揮;1952年,被調往北京電影製片廠樂團。1955年,留學蘇聯,入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期間曾多次舉行交響音樂會,並曾於1960年指揮全蘇廣播樂團舉辦中國作品音樂會,是次為歷史上首次在海外演出的「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專場音樂會,這也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等作品在國外的首次演出。曹鵬曾獲得國務院表演藝術突出貢獻個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助殘先進個人、2019感動上海年度人物等各種榮譽。 CAO Peng (December 22, 1925 – ) CAO Peng is a conductor and educator. He has served as the conductor and music advisor of the 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Director and Chief Conductor of the Shanghai Orchestra, and Concertmaster and Chief Conductor of the Shanghai Chamber Orchestra. He has also been a mentor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Conducting Department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Currently, he is the conductor of the Shangh
鄭小瑛
鄭小瑛 ZHENG Xiao-ying(1929年9月28日~) 鄭小瑛,指揮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藝術總監;曾任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愛樂女樂團音樂總監和創辦人之一、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1929年9月28日,出生於上海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原籍福建省永定縣;6歲開始學鋼琴;抗戰初,逃難到四川讀小學,中學時就讀華英女中;1947年,考入金陵女子大學生物系,短暫後離開,投赴解放區中原大學文工團;1952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偶得機會參加了蘇聯專家的合唱指揮短期訓繰班;1960年,被派往蘇聯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1962年,因成績優異,獲指揮普契尼歌劇《托斯卡》的演出機會;1963年,回國,文革時下放接受「再教育」;改革開放後,任中央歌劇團首席指揮;1989年,她和一群女音樂家組建了愛樂女室內樂團;1994年,赴美國講學;1997年,受原廈門市政協主席的邀請,到廈門創辦一個民營的樂團;1998年9月9日,廈門愛樂樂團在鼓浪嶼音樂廳舉行成立首演,鄭小瑛擔任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2013年9月30日,聘用合約到期,她卸任了樂團藝術總監職務。鄭小瑛曾成功在二十多個國家指揮演出,獲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勳章兩枚、俄中友誼榮譽勳章、中國歌劇事業特別貢獻獎、文華指揮獎、中國文聯中國音協“金鐘獎”終身成就獎等。 ZHENG Xiao-ying (September 28, 1929 – ) ZHENG Xiao-ying is a conductor, educator, and social activist. She is the first female symphony conductor in China, Honorary Conductor of the Central Opera House,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Zheng Xiao-ying Opera Art Center. She has held positions such as Director of the Conducting Department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C
黃曉飛
黃曉飛 HUANG Xiao-fei 黃曉飛,作曲家、指揮家。廣西省南寧市人,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民族管弦樂學會指揮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早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後留校在民樂系任教。1984年,應邀擔任香港青年音樂營中樂團客席指揮。 1992年,被聘為中國音樂學院教授。1993年,應聘赴新加坡任福州會館青年華樂團客席指揮。1994年,赴台灣任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客席教授;同年六月,應台灣高雄實驗國樂團邀請擔任客席指揮。1996年9月,隨中國文化部藝術團訪問韓國,任藝術團樂隊指揮。在國內期間,嘗任湖北省歌舞團作曲、指揮,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隊、東方歌舞團等客席指揮。作曲方面,主要作品有:《青年鋼琴協奏曲》(與劉詩昆、孫亦林、潘一鳴等合作)、合唱與交響樂隊《祖國頌》、合唱與鋼琴《拖拉機》、鋼琴組曲《我的小朋友》、二胡與鋼琴《懷念》、鋼琴與民樂隊《梅花新詠》(與張肖虎合作);小合奏《心潮》、民樂合奏《潑水節組曲》、《變體新水令》、《龍翔操》、《牧歌》、《杏花天影》、《瀛洲古調》、《嫦娥》;二胡協奏曲《六月雪》(與安如礪合作)、二胡協奏曲《長恨歌》、笛子協奏曲《追尋》、笛子協奏曲《嘎達梅林隨想曲》、琵琶協奏曲《月兒高幻想曲》、琵琶協奏曲《昭君別情》、古箏與交響樂隊《敦煌唐人舞》、雙箏與民族樂隊《哀江頭》、民族舞劇音樂《夜深沉》……等。她的曲作及指揮,受到國內外音樂界的高度評價,獲得極大的成功。 HUANG Xiao-fei is a composer and conductor. She was born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China. She is a professor at the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 executive member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rchestra Society, vice president of the Conducting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rchestra Society, and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Musicians’ Associatio
彭修文
彭修文 (1931.2.7 ~ 1996.12.28) 彭修文,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活動家。原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團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民族音樂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首任會長、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指導。湖北省武漢市人,1931年2月7日出生於漢口,7歲從叔父學胡琴,後師從劉澤隆、何軼群先生學習琵琶和小提琴,1944年,就讀四川江津國立九中,師從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瞿安華先生。1946年,在重慶求精商業專科學校求學期間,參加當地廣播電台國樂團的演奏活動。1950年,進入重慶西南人民廣播電台任文藝組編輯。1952年調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翌年,為該台民族管弦樂團創立後首批演奏員,演奏二胡與琵琶。同時,擔任該團民間音樂整理小組組長,從此踏上探索、實踐、發展中國民族音樂的艱辛的藝術道路。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和《關山月》,獲得金質獎章。1963年,創作民樂合奏《燕山晚秋》;1979年,創作交響音詩《流水操》,二胡協奏曲《不屈的蘇武》;1984年,創作民族管弦樂幻想曲《秦•兵馬俑》。1986年8月,與朴東生、秦鵬章等籌建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擔任兩屆會長。198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指揮。1990年,指揮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錄製《春江花月夜》專輯,遂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金唱片”獎。1992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金唱片獎 – 指揮特別獎”。1996年12月28日,彭修文因肝病搶救無效在北京與世長辭。 PENG Xiu-wen (February 7, 1931 ~ December 28, 1996)PENG Xiu-wen was a conductor, composer, performer, and activist. He served as the former conductor of the China Broadcasting Chinese Orchestra,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Musicians’ Associatio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Music Committee, the inaugural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
劉文金
A0004 劉文金(1937年5月5日 ~ 2013年6月27日) 劉文金,作曲家,指揮家,嘗任中央民族樂團團長、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中國音協第四屆理事、中國音協民族音樂委員會副主任。祖籍河南省安陽縣,193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幼時即隨家人回到安陽生活。1951年,考入安陽縣一所中學,加入學校樂隊後學會演奏二胡、笛子、月琴及風琴。1954年,在河南省會鄭州市就讀高中,被推選為樂隊隊長。195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向林超夏、黃曉飛學習作曲理論,並向吳式鍇、段平泰、楊儒懷、吳祖強、王澍等學習和聲、複調、作品分析、管弦樂配器等;樂器方面,鋼琴師從劉育和,二胡、嗩吶、笙等師從陳振鐸、趙春峰。1959年,在校期間創作二胡曲《豫北敍事曲》。1960年,創作二胡曲《三門峽暢想曲》。1961年,畢業後到中央民族樂團工作,專職創作,主要作品包括板胡獨奏曲《邊寨之夜》、二胡齊奏曲《騎馬挎槍走天下》、嗩吶獨奏曲《二八板》、民族管弦樂曲《十面埋伏》、《難忘的潑水節》、《音樂會序曲》、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二胡與樂隊《秋韻》、竹笛與樂隊《鷹之戀》等。1984年,任中央民族樂團團長。2002年,創作二胡套曲《如來夢》。2003年,推動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與韓國、日本組成亞洲樂團。2007年,創作二胡協奏曲《雪山魂塑》。2013年6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LIU Wen-jin (May 5, 1937 ~ June 27, 2013)LIU Wen-jin was a composer and conductor who served as the head of the China National Traditional Orchestra, the director of the China National Opera and Dance Drama Theater, a council member of the Chinese Musicians’ Association (CMA), and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MA National Music Committee. He was born on May 5, 1937, in Tangshan, Hebei Province, but his ance
A0017 著名作曲家 – 王建民 (Renowned Composer – WANG Jian-min)
王建民 – 詳細介紹 樂曲欣賞:二胡獨奏《第三二胡狂想曲》作曲:王建民,演繹:段超,鋼琴伴奏:曲大衛
A0016 著名作曲家 – 譚盾 (Renowned Composer – TAN Dun)
譚盾 – 詳細介紹 樂曲欣賞:民族管弦樂《西北組曲》(第四樂章:石板腰鼓)作曲:譚盾,演奏:上海民族樂團,指揮:曹鵬